GlobalSign 新闻 & 分享

一文读懂eIDAS:欧盟数字身份与信任服务的基石与未来演进

2025年09月18日

作为欧盟数字单一市场的核心支柱,eIDAS(电子识别、身份验证和信任服务)法规构建了跨成员国的电子交易信任框架,彻底改变了欧洲数字身份与安全服务的运作模式。2014年颁布、2016年全面生效的这一法规,终结了此前成员国各自为战的电子交易规则乱象,首次在欧盟范围内确立了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等同的法律地位。


在eIDAS诞生前,欧盟27国的电子身份系统互不兼容,跨境贸易和公共服务访问面临重重阻碍。企业需适应不同国家的安全标准,公民在异国办理银行业务或政务时往往需要重复身份核验。eIDAS通过统一法律、组织、语义和技术四个维度的互操作性标准,要求成员国相互承认电子身份,使公民仅凭本国电子身份证就能在欧盟境内便捷办理纳税、开户等事务,目前已有超90%的欧洲人从中受益。其覆盖的信任服务涵盖电子签名、时间戳、网站认证等关键领域,广泛应用于跨境旅行、企业票据、金融交易等场景。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2021年欧盟推出eIDAS 2.0修订提案,回应1.0版本在私营领域应用不足的局限。核心革新在于引入欧洲数字身份钱包(EUDI),用户可在手机端安全存储身份证、学历证明等凭证,仅向服务方开放必要信息,实现数据自主管控。同时,合格信任服务提供商(QTSP)需接受更严格的安全审核,确保加密算法与认证协议的可靠性。


不过eIDAS 2.0也引发争议,第45条关于政府主导证书颁发的规定,被500名技术专家联名质疑可能削弱隐私保护与网络安全。尽管如此,其强化欧盟数字主权、促进市场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明确。2024年该法规正式通过后,成员国需在两年内落地数字钱包服务,朝着2030年全民数字身份覆盖的目标迈进。


从消除跨境交易壁垒到赋能数字身份自主管理,eIDAS的演进见证了欧盟构建可信数字生态的努力。作为数字信任的"欧洲方案",它不仅为区域内企业与公民创造了安全便捷的交易环境,更为全球数字身份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 返回GlobalSign分享课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