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Sign 新闻 & 分享

可信时间戳:为电子数据安全筑牢 “时间与真实” 防线

2025年09月16日

电子合同被篡改条款却无法举证、原创作品遭抄袭难证创作在先、交易记录被篡改引发资金纠纷—— 数字时代,电子数据的 “时间可造、内容易改” 痛点,常让企业与个人陷入维权困境。而可信时间戳作为权威机构签发的 “数字时间凭证”,正通过技术与法律双重背书,为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提供核心保障,成为电子数据安全的“定海神针”。


一、三重技术闭环:破解电子数据 “造假篡改” 难题

可信时间戳的安全逻辑源于 “哈希固化+ 权威授时 + 数字签名” 的技术组合,全程符合《电子签名法》对 “可靠电子签名”的要求:

提取 “数字指纹”:用户上传电子数据(合同、图纸、音视频等)后,权威时间戳服务中心(TSA)自动生成唯一哈希值 —— 任何微小篡改都会导致哈希值彻底变化,如同给数据刻上不可复制的 “身份标识”;

锚定法定时间:将哈希值与国家授时中心的标准时间实时绑定,该时间源具备国家级权威性,从根源杜绝“自行修改时间” 的漏洞;

生成权威凭证:TSA 用自身私钥对 “哈希值 + 标准时间” 签名,生成包含存证信息、机构资质的证书,形成 “数据 - 时间 - 权威” 的完整证据链。


二、三大核心场景:时间戳的实用价值落地

1. 知识产权存证:锁定 “创作在先”

原创作品维权中,“创作时间” 是核心争议点。某插画师将作品初稿上传至TSA 生成时间戳,3 个月后遭遇平台盗用,凭借时间戳证书快速完成事实认定,成功获赔 6 万元。设计师、作家等创作者通过提前存证,可直接用证书证明权益归属。

2. 司法维权:电子证据 “一戳可证”

电商、金融等领域常面临数据篡改纠纷。某电商卖家对订单、聊天记录提前存证,遇买家恶意篡改截图投诉时,时间戳证书通过哈希值核验快速证明数据完整性,10 分钟内即驳回虚假诉求,避免经济损失。

3. 企业合规:满足 “可追溯” 要求

《数据安全法》明确要求企业保障数据可追溯:

医疗行业用时间戳固化电子处方生成时间;

金融机构留存交易时间凭证;

某连锁零售企业启用时间戳后,电子合同纠纷量半年下降82%,维权成本降低近 70%


三、避坑指南:选对 TSA 机构是关键

可信时间戳的效力完全依赖签发机构资质,选择时需紧盯两点:

资质合规:必须认准具备国家密码管理局《电子认证服务使用密码许可证》 的TSA,且时间源直接对接国家授时中心,无资质机构的证书司法不认可;

功能适配:优先选择支持PDF、图片、音视频等多格式存证,且能直接对接法院系统的服务,提升凭证实用性。


在电子数据成为核心资产的今天,可信时间戳用技术手段解决了电子数据 “真实性难界定、完整性难保障”的先天缺陷。它让每一份数字凭证都 “说得清来源、辨得清真伪、靠得住法律”,既是企业防范合同风险、满足合规要求的工具,也是创作者保护知识产权的屏障,为数字经济的安全发展筑牢基础。

< 返回GlobalSign分享课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