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Sign 新闻 & 分享

eIDAS 与 PSD2 协同:欧盟开放银行的数字信任基石如何搭建?

分类:eIDAS

时间:2025-09-01

欧盟开放银行的核心是打破传统金融机构的数据垄断,允许第三方支付服务商(TPP)通过 API 接口访问用户银行数据,而这一模式的前提是建立银行 - 用户 - TPP” 三方认可的数字信任体系。eIDAS 协议(欧盟《电子身份认证与信任服务法规》)提供统一的电子身份与信任服务标准,PSD2(《支付服务指令 2》)则明确开放银行的安全与合规要求,二者通过标准协同、安全互补、合规联动,共同搭建起欧盟开放银行的数字信任基石,为金融数据的安全流通提供了制度与技术双重保障。


eIDAS PSD2 的协同逻辑,本质是信任标准业务规则的深度融合。PSD2 要求开放银行必须满足强客户认证(SCA”—— 用户授权 TPP 访问数据或发起支付时,需通过双因素认证(如密码 + 手机验证码、指纹 + 硬件令牌)验证身份,而 eIDAS 恰好为 SCA 提供了标准化的电子身份认证框架。eIDAS 将电子身份分为低、中、高三个安全等级,PSD2 直接引用其中高等级认证标准作为 SCA 的合规依据,确保不同国家的银行与 TPP 采用统一的身份核验逻辑。例如,德国用户通过 eIDAS 认可的高等级电子身份授权法国 TPP 访问其德国银行账户时,无需重复注册身份,仅需完成 eIDAS 标准的双因素认证即可通过 PSD2 的合规校验,彻底打破了跨境金融服务的身份信任壁垒


一、信任基石搭建的三大核心维度

1. 统一电子身份认证体系

eIDAS 要求欧盟成员国相互认可对方的电子身份,PSD2 则强制要求银行与 TPP 必须采用 eIDAS 合规的身份认证方式。银行通过集成 eIDAS 认证接口,让用户用本国电子身份即可完成账户注册与授权;TPP 则需通过 eIDAS 认证的合格信任服务提供商(QTSP获取数字证书,证明自身服务资质。

2. 安全数据交互机制

PSD2 要求开放银行的 API 接口必须采用加密传输与身份验证,eIDAS 则为数据加密与数字签名提供了标准化工具。银行与 TPP 之间的 API 通信需使用 eIDAS 合规的 TLS 1.3 协议加密,用户授权文件需加盖 eIDAS 时间戳与数字签名,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不可篡改、可追溯。

3. 合规监管联动

eIDAS PSD2 共享监管数据接口,欧盟金融监管机构(如欧洲银行管理局 EBA)通过监测 eIDAS 认证日志与 PSD2 交易记录,可实时核查开放银行的合规性。若某 TPP 使用非 eIDAS 合规的身份认证方式处理 PSD2 业务,监管系统会立即触发预警,要求其限期整改。这种标准 - 指令的联动监管,让开放银行的信任体系既具备灵活性,又不失合规约束。


二、实操案例:协同模式的落地价值

某跨国支付 TPP 计划接入欧盟 10 国银行 API,在未采用 eIDAS 标准前,因各国身份认证规则不一,对接 1 家银行平均需 3 个月,且多次因不符合 PSD2 SCA 要求被驳回。采用 eIDAS 合规方案后,通过 QTSP 获取统一数字证书,复用 eIDAS SCA 认证模块,对接 10 国银行仅耗时 2 个月,合规通过率 100%。上线后,其跨境支付业务量增长 80%,用户投诉率下降 75%,印证了 eIDAS PSD2 协同的信任价值。


三、落地关键:避免协同断层的实操要点

优先选择“PSD2+eIDAS” 双合规服务商:银行与 TPP 应选择同时通过 eIDAS QTSP 资质与 PSD2 合规认证的服务商(如 GlobalSign),确保技术方案无需二次适配;

强化身份认证与交易签名的绑定:用户授权时,需将eIDAS 身份认证结果与 PSD2 交易签名实时关联,形成身份 - 授权 - 交易的完整信任链;

定期同步监管更新:密切关注EBA 发布的 PSD2 合规指引与 eIDAS 协议修订内容,及时调整认证与加密策略,避免因标准更新导致合规失效。


欧盟开放银行的发展证明,eIDAS PSD2 的协同并非简单的标准叠加,而是通过身份统一化、安全标准化、合规联动化,构建起覆盖 - 机构 - 数据的全维度数字信任体系。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开放银行的信任痛点,更为全球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规则先行、技术支撑的信任建设范本。

相关推荐

  • 最新
  • TLS/SSL
  • 代码签名
  • eIDAS
  • AC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