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Sign 新闻 & 分享

后量子时代的数字证书:算法升级与安全防护的未来趋势

分类:TLS/SSL

时间:2025-08-13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传统公钥基础设施(PKI)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基于大数分解和离散对数问题的RSAECC等算法,在量子计算机的Shor算法面前将迅速失效,这迫使全球数字证书体系必须在2030年前完成向后量子密码学(PQC)的迁移。这场变革不仅涉及算法替换,更将重构整个数字信任生态的技术架构与安全范式。

 

算法升级:从经典到抗量子的技术跃迁

NIST已正式发布首批三个后量子加密标准,包括基于格的ML-KEM密钥封装机制和ML-DSA数字签名算法。这些算法采用模块化格结构,在保持与传统算法相当性能的同时,将密钥长度从2048位扩展至4096位以上。例如,Kyber-768算法在TLS 1.3握手过程中,虽使初始数据包体积增加约30%,但通过硬件加速优化可实现每秒数千次的密钥协商。

 

混合部署策略成为过渡期关键路径。微软Windows11BitLocker加密和SSL/TLS连接中已支持ML-KEM与传统算法并行运行,谷歌Chrome浏览器则通过X25519Kyber768混合密钥交换机制,在保障兼容性的同时提供量子攻击防护。这种"双签名"模式允许证书同时包含RSADilithium签名,确保新旧系统无缝衔接。

 

未来趋势:标准化与生态协同

标准化进程加速推动产业落地。IETF已发布RFC 938012PQC相关标准,涵盖TLSIPSec等核心协议。3GPP5G-Advanced规范中明确要求支持ML-KEM算法,确保量子时代通信安全。中国商用密码标准研究院则启动新一代公钥密码算法征集,重点布局抗量子签名和同态加密技术。

 

在这场数字信任体系的重构中,后量子数字证书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安全思维的范式转变。唯有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作的双重驱动,方能在量子计算时代筑牢数字世界的信任基石。

 

相关推荐

  • 最新
  • TLS/SSL
  • 代码签名
  • eIDAS
  • ACME